人類社會早期都是依賴農業發展,除了少部分官宦之家和貴族可以讀書外,大部分的人都是以勞力工作為主。隨著社會的發展,教育逐漸普及,更多人有機會讀書識字,文盲的比例逐漸下降。20世紀早期,只要識字,就會有工作可溫飽生活;20世紀中期,電腦開始出現;而到了上世紀末更是蓬勃發展,微電腦普及化並大量進入校園及家庭,電腦及互聯網推陳出新,幾乎所有人都要學習電腦的應用,包括使用電郵或智慧手機與人通訊交流,大家不可以是電腦盲,否則不能應付龐大的資訊。
進入21世紀,過去識字即可以找到工作,如今還需要更多的能力才能溫飽生活。每一個國家,為了要讓全民能適應競爭與變化無窮的未來,創意思考已成為21世紀國民重要的能力。而創意思考需要大腦的靈活運用,大腦分為左右腦,過去一個世紀,我們多半重視文字訓練,文字的作用是左腦的功能。然而創意、圖像、色彩…等,都屬右腦的活動,那麼如何整合左右腦的功能呢?要讓每一個人的創意都能提升,全腦心智圖學習法是關鍵方法之一。
這一本書並沒有直接從全腦心智圖法開始,而是先談現今教學的現場,學習本該是快樂的,但如今不論是老師、孩子、父母都背著巨大的壓力。每一位父母都是望子成龍,望女成鳳,但我們都瞭解學校的成績單並不等於職場的成績單。因此,不要在人生初期階段,就破壞學習的興趣,畢竟樂於學習才是適應未來真正的關鍵,學歷代表一個人的過去,學習能力才是代表一個人的未來。
整本書的結構,我利用心智圖區分為三大區塊,第一部分是以三個章節組合而成,這一個部分目的在於免除學習困擾,打破學習迷思,以及說明學習是什麼?關於這部分內容,與自己過去經驗直接連結共有三點:
- 想像成功的人生:勇敢的想像人生,即能打破目前學習的無奈。如同成功學大師史蒂芬.柯維所言,以終為始,若父母能陪伴小孩勇敢的想像,知悉為何所以,那麼,學習的態度即可以開始轉換。
- 破除教養的迷思:許多深信不疑的信念,讓我們受到制約。例如,「學習就得非吃苦不可」,這樣的信念,將會讓我們無法突破困境,而使得我們不去思考創新的想法來學習。
- 學習的目的:學習是為了認識自己、與人相處,這是很有興趣的思考。同時,學習要用到的是腦、心與身體,讓我們的感官全員動起來的學習,與過去只是靜靜坐著聽的學習方式,有很大的區別。學習有許多的策略,並非單一模式,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,是學習的第一步驟,而不是學習內容。
本書的第二部分,內容談論的是如何用腦、用心及用身體來學習。這是學習的策略,學習不該只有智力與努力,更要去思考方法與策略,分享書中提及的策略,讓孩子於讀書時,能夠從容不迫,按步就班。
- 記憶策略:書中提及許多策略,主要是讓大腦發揮聯想的功能。例如,使用圖像、聲音、視覺…等,從大腦的記憶原理而言,要記錄單一個字詞是困難的,這就是人們為何能記得故事,而比較難記得單一字詞的原因。當需要去記憶文章的內容時,記得使用記憶策略哦!
- 讓心就位:情緒對人有其正面與負面的影響,若沒有準備好,學習效果很難提升。人本來就有各種情緖,一旦負面的情緒掌握了大腦,將會讓大腦產生短路,無法進行理性的思維。相對而言,若能經常與孩子談愛,關懷…等正向溝通,孩子就會比較有自信,進而引發正向的循環,成為一個身心均衡的人。
- 身體就緒:成為身心靈均衡的一個人,身體的健康,將會帶動心智的健康。讓我們大口呼吸、多喝水都會讓大腦運轉順暢。更重要的是,配合正確的學習方法,讓自己有充足的睡眠,不但能活化神經,更有助於加深記憶。讓身體動起來,而不是每一堂課都是背課文,這樣的改變才會有不同。
書中的第三部分,談是的心智圖,也是目前個人最為推薦的一部分。為什麼呢?因為心智圖是一種視覺化的表達方式,與條列式不同在於簡易化、組織化,這兩種特性,於心智圖法的運用技巧中,則是關鍵字、放射狀思考。另外還有不同之處,心智圖法中加入色彩與圖片,前兩者使用左腦,後兩者則是右腦,左右腦於一張心智圖中整合起來,因此被稱之為全腦學習法。重點摘述如下:
- 提問能力:提問引發好奇心,提問讓人有對話的空間,而非就是一種固定的對話。日前聽姚仁祿老師的分享,說到iPhone從何而來?就是因為蘋果公司創辦人賈伯斯提出了好問題,提問的目的,不是得到標準答案,而是「重新定義」。例如:手機,一定要有按鈕嗎?一個關鍵的問題,重新定義的手機,也改變所有的使用習慣。
- 全腦思考:心智圖若能正確的使用,一定能提高思考力與學習力。從本書中許多的案例可以瞭解,不但三歲的孩子可以運用,還有小學生、中學生…等皆可。心智圖的學習,讓孩子主動去思考,讓學習變得有趣,讓龐大而複雜的資訊,變成有條理、因果關係、彼此聯結。記憶的過程,不僅只有文字,還有色彩與圖片,動用許多感官來記憶,效果當然比只有記憶文字更佳。
- 精美圖例:書中有許多精美的心智圖供讀者參考,讓大家能一目了然,也為臨摹舖上一條康莊大道。若能越早學習,越能幫助孩子進入全腦的世界,不但能積極思考,更能主動學習。有好的學習方法為基礎,先掌握見林再見樹原則,學習任何其它層面,都能得心應手。
上學不是為了讓自己背誦記憶許多的內容,更不是為了考取好成績。上學,是為了認識自己,瞭解自己如何學習新的事物,從陌生到熟悉,從不懂到運用自如,體會自己是如何學會的,這樣一來,學到的是方法而不是內容。方法是很重要的,有了自己的方法,才能於網路的世界中,妥善運用與整合知識內容,而這樣的能力,就是未來最需要的能力之一。每一個人學習方法一定會有所不同,若你還沒有找到適合鍛練自己的方法,或許全腦式的心智圖學習法,是你一個改變的起點…
※下載文中的pdf檔 (共四頁)
※下載文中的pdf檔 (共四頁)
沒有留言:
不接受新意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