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學習在終身上,是一個很重要的議題,台積張忠謀也曾經也提出終身習的要重要。但終身學習不能只是一個口號而要有目的性與主題性,因此要有方法與技巧,歸納手邊的幾個學習方法與幾個觀念供參考。
![clip_image002[4] clip_image002[4]](http://lh4.ggpht.com/_1hTi6sBYknA/StnXeqA4EzI/AAAAAAAAAdI/niLmnOeKgkI/clip_image002%5B4%5D_thumb%5B1%5D.jpg?imgmax=800)
![clip_image004[4] clip_image004[4]](http://lh4.ggpht.com/_1hTi6sBYknA/StnXglAgmuI/AAAAAAAAAdY/0DAFz4rBGJk/clip_image004%5B4%5D_thumb%5B2%5D.jpg?imgmax=800)
在學習語言的部份,是大家在職場所必需,在大前研一的再啟動中,有談到像我這已35歲的學習法,需要的密集性的學習。何謂密集性,就是鎖定一議題,在短時間內重覆不斷的學習。以學英文為例子,就是要不斷聽,短時間內聽時間可達1000小時,以每天二小時而言,共要500天,約為1.5年時間。
讀書的首要目的是「知識的學習」,但如果讀完了書卻沒能讀通,也是枉然。田坂強調,想將書上的「死知識」變成「活的創造力和洞察力」,就必須以建構自身「知識的生態系」的想法來讀書,也就是確立自己讀書的目的,然後以一個中心主題來發想,有機地將不同範疇的知識連結起來,架構出屬於自己獨特而有系統的觀點。
![clip_image002[10] clip_image002[10]](http://lh3.ggpht.com/_1hTi6sBYknA/StnXkYYE2eI/AAAAAAAAAeE/bQXe93jrRxg/clip_image002%5B10%5D_thumb%5B4%5D.jpg?imgmax=800)
![clip_image002[12] clip_image002[12]](http://lh4.ggpht.com/_1hTi6sBYknA/StnXlmj8ICI/AAAAAAAAAeM/ZlRj_jm_UvU/clip_image002%5B12%5D_thumb.jpg?imgmax=800)
除了建立閱讀的方法,他更每三年給自己一個閱讀主題,圍繞這個主題讀書;三年之後,把架上的書全部換掉,開始新的學習主題。 這個完整的流架構就是如此,從一本書到一個主題,再由一個主題串到一個系統。如此就能與『如何閱讀一本』來互相呼應,主題式的閱讀。在實作方面,也可以參考大前研一,大前每半就會針對一個主題深入的研究,進而讓自己充份與理論結合。
整理閱讀一本書步驟如下:
1.挑一本有興趣的書,讀完目錄再讀有興趣的章即,覺得重要劃線。
2.經一晚的睡眠,讓資料進入潛意識
3.劃完線又有一些想法,就立即將想法寫在旁邊,再將右(左)上角,作摺角
4.整理成Word 檔或Mindmapping,如此可利用時間來複習,隨時帶著走
5.將整本書整理成簡報精華檔,圖片為重點,再經由分享與連結,謂之深度學習。
2.經一晚的睡眠,讓資料進入潛意識
3.劃完線又有一些想法,就立即將想法寫在旁邊,再將右(左)上角,作摺角
4.整理成Word 檔或Mindmapping,如此可利用時間來複習,隨時帶著走
5.將整本書整理成簡報精華檔,圖片為重點,再經由分享與連結,謂之深度學習。
這篇文章,要感謝載欽松老師、嚴守仁老師、凌健老師提供的方法,作將所作為整合。有的方法我學會,有的方法我仍需將努力來,尤其是以大前先生所言的主題式學習與嚴老師所談的深度學習,為我最需要著力之點。努力不會白費,昨日造成今天的自己,只要今天努力將能成就未來的自己。
參考興正線上書櫃:http://www.anobii.com/01107c1bc510334738/books
推薦書籍:如何閱讀一本書 <絕不推銷,但不讀你會後悔>
與興正交流:projason.tsai@gmail.com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